讓群眾在家門口端上“飯碗”
花山區全力推進“三公里”就業圈建設
就業是民生之本,花山區聚焦重點群體就業,深入推進“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建設。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于印發2023年度安徽省“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建設“三公里”就業圈工作先進地區激勵名單的通知》,其中,我市花山區榜上有名。
就近就業“圈”住幸福
解放路街道東苑社區居民盛女士今年48歲,由于學歷不高,信息閉塞,想找一份工作的愿望一直沒實現。近日,社區網格員楊紅入戶宣傳“三公里就業圈平臺”,指導她用手機掃碼進入“社區快聘”小程序,發現一家裝飾公司招聘半日制保潔人員,登記、注冊、應聘后,盛女士很快通過面試成功入職。“上班的地方就在家門口,社區的就近就業服務真的太暖心了!”盛女士高興地說道。
“三公里就業圈平臺”也“圈”住了小微企業的心。健康路上一家新開的奶茶店在東苑社區網格員的宣傳下,幾天內就精準招聘到所需員工,雙方都非常滿意。
東苑社區黨委書記任凌雁告訴記者,通過全面摸排登記、精準對接服務,轄區內191名勞動者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東苑社區也被認定為省級充分就業示范社區。
近年來,花山區在全市率先開展“互聯網+智慧社區就業”新模式,將全區40個社區納入開發的“社區快聘”小程序,服務城鎮社區三公里范圍內勞動者、小微企業。錄入信息后,系統會根據求職者年齡、特長、需求、地址等自動推送三公里以內用工企業和崗位,各類信息一目了然。
目前,花山區“三公里就業圈平臺”系統累計訪問量580萬人次,居民登記數8.8萬人,注冊企業近5000家,在招崗位數1.3萬個,7112人通過小程序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2023年,30個社區被省、市認定為“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
精準施策就業無憂
8月下旬,花山區人社局在王家山社區小廣場舉辦的“源來好創業”專場月光招聘會,225個崗位吸引了300多名求職者進場。大學生小任說:“自己學的是行政管理,想在家門口找一個專業對口工作,沒想到這么方便,已經和心儀的企業實現雙選了。”
王家山社區黨委書記李玲麗說,轄區小微企業比較多,暑期連開兩場月光招聘會,吸引了轄區和周邊地區眾多居民前來參與。“除了大力宣傳推廣‘三公里就業圈平臺’,舉辦招聘會外,今年還準備創建王家山區域性工會聯合會,提升小微企業在招引人才方面的吸引力。”李玲麗說。
對于失業人員,社區全心服務,送政策搭平臺,組織技能培訓,家住紫竹園小區的孫女士就這樣成功應聘到某家政公司公益性崗位。今年王家山社區已有15名居民通過社區幫扶端上“飯碗”。
為畫好“三公里”就業圈,花山區推行“政府主導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線上線下聯動”的公共就業服務模式,打造“就在花山”品牌。該區依托區就業創業一站式服務中心,舉辦“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人才周”等專項活動,并召開退役軍人、殘疾人、婦女、大學生等專場招聘會。今年以來,該區開展“2+N”招聘會共131場,服務企業2528家次,提供崗位5萬余個次,達成就業意向2000人次。1—7月份,該區城鎮新增就業4250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5%。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楊紫瑩 吳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