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創新躍升
我市搭建高能級創新平臺助力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
圖為位于慈湖高新區的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雙創基地。(資料圖片) 記者 高文亮 攝
日前,馬鞍山經開區車載光通信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該實驗室聚焦車載光通信研究與應用,打造集核心技術攻關、產業標準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于一體的“產學研用”高能級創新平臺。隨后,慈湖高新區管委會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正式簽訂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智慧制造產業學院。
“無論是聯合實驗室,還是產業學院,都是高能級創新平臺。”日前,市科技局引智人才科科長胡慶介紹,市科技部門通過搭建高能級創新平臺,招引更高層次人才,讓科技賦能城市創新能級實現躍升。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重點布局、梯次推進,加大對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力度,助力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
2023年,我市積極推進安工大、中鋼礦院、馬鋼礦業3家省工程研究中心通過驗收,企業申報省級技術中心15家,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4家。
梧桐枝繁百鳳棲。截至2023年,全市建有博士后工作站46家,吸引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105人;備案省級院士工作站3個,吸納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新備案市雙鏈融合專員74人(其中青年人才占比達41%),推薦獲批省雙鏈融合專員18人。2023年,我市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活動50余場,達成就業意向逾萬人。組織推薦我市青年企業家參加安徽省2023年企業科技人才“千人特訓營”活動,共17人入選。加強省人才團隊培育工作,全市已獲批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16個。
科技企業是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重要舞臺。為此,市科技局積極健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出臺《馬鞍山市科技型企業培育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聚力培育科技型企業。
“我們將繼續聚焦主責主業,加力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用好全市各級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科技創新載體平臺,進一步優化配置技術、裝備、資本、市場等創新資源,培育、孵化一批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市科技局區域創新科科長孟宏星表示。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098家,省級以上各類研發機構275家,各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4家、眾創空間24家。
圍繞搭建高能級人才磁聚平臺,市科技部門將持續推動創新平臺擴面提質。下一步,我市將引導各縣區、園區聚焦主導產業聯合高校院所共建研發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推動6家省重點實驗室重組,支持28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升改建省重點實驗室或省企業研發中心,全年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0個;支持中鋼礦院金屬礦山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積極爭取寶武馬鋼作為共建單位參與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推動安徽工業大學科技園爭創省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寶武馬鋼爭創省先進鋼鐵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中鋼天源爭創省磁性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安徽工業大學爭創金屬表面涂層安徽省實驗室。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鄭江 王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