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2月20日電 題:安徽:抗冰保電迎寒潮
新華社記者吳慧珺、欒若卉
12月19日清晨,天色微亮,寒風凜冽,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員工周章松和同事們帶著氣象儀、望遠鏡等工具,出發前往靈紹±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線路麻山觀冰站巡檢。
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大關鎮麻山村的麻山觀冰站,海拔512米,冬季處于風口,是輸電線路覆冰的“重災區”。“溫度3.1攝氏度、濕度83.1%,模擬導線無覆冰。”周章松緊盯著氣象儀上的觀冰數據。
輸電線路一旦遭遇長時間嚴重覆冰,容易造成導線斷裂、桿塔變形,線路短路等故障,關系電力供應保障。“除人工觀測外,我們還利用140套覆冰監測裝置、331套舞動監測裝置,對易覆冰線路開展智能監測,確保及時發現處置覆冰情況。”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輸電調控中心副主任張振威說。
12月16日12時,安徽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低溫)Ⅳ級應急響應。寒潮來襲,持續多日的低溫天氣,給電力供應帶來不小的挑戰。
加大民生保供重點區域的巡護力度,梳理住宅小區等區域配網線路5498條,“配變”公用供電設施50793臺;強化應急值守,40座500千伏變電站、65座220千伏變電站恢復有人值守,52座線路觀冰站人員已進駐;落實應急準備,組織搶修隊伍318支、車輛508臺……近日,國網安徽電力分別發布低溫寒潮藍色預警響應及雨雪冰凍藍色預警響應,采取多項措施全力保障電網運行平穩。
強降溫下,居民取暖用電需求明顯增加,電力負荷快速增長。安徽省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12月18日全省用電負荷最大達到5124萬千瓦。隨著氣溫不斷下降,最大負荷或將超過5300萬千瓦。
18日上午,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朱莊煤礦變電所的上方,一架無人機正穿梭在鐵塔銀線間,助力電網線路巡檢。無人機回傳的數據顯示,朱莊煤礦變電所線路導線溫度正常、開關溫度正常。
“近期氣溫驟降,對高壓柜、變壓器、線路通道等設備巡檢是工作重點。”國網淮北供電公司城區供電服務中心負責人張國玉說。近日,中心對所轄19座煤礦開展紅外測溫、無人機特巡,確保電煤生產供應有序可靠。
據安徽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電煤保供形勢穩定,電煤中長期合同簽約量、履約量、電廠存煤量都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目前,安徽全省電煤庫存563萬噸,平均可用21天以上。
安徽省氣象臺預計,19日夜里至21日有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安徽全省,氣溫持續偏低,平均氣溫將下降4至6攝氏度。受天氣影響,合肥電網最大負荷或將達1000萬千瓦。目前,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就運維檢修、電力調度、營銷服務等做好準備工作,確保寒潮期間平穩供電。
位于皖南山區的黃山市祁門縣原水電供區及偏遠地區的電力保供、變電站安全運行也迎來“大考”。從12月15日起,祁門縣開啟“速凍”模式,平均氣溫降溫幅度達9攝氏度,取暖負荷攀升。
“我們對原水電供區4座35千伏變電站開展夜間特巡,就變電站搶修物資設備和車輛進行清點、檢查。”國網祁門縣供電公司運檢部副主任王佑球說,同時針對絕緣瓷瓶、消防設施等戶外設備開展重點特巡。
“針對本輪雨雪冰凍天氣,我們將強化24小時應急值守,做好電力供需形勢分析研判,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動態優化應急預案,全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牢牢守住民生用電底線。”國網安徽電力調控中心調度運行處處長方林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