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奮斗目標。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建設百姓富的幸福安徽。全省上下要堅定不移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切實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讓大家的日子過得有盼頭、有甜頭!
著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政策體系。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和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提高職工工資占生產總值和企業收益比重,適當提高公務員特別是基層一線公務員及國有企事業單位基層職工工資待遇。拓寬城鄉居民經營性、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健全創新要素參與分配機制。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逐步建立與鄉村全面振興相適應的政策體系,分層分類幫扶農村低收入人口。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發展慈善事業。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鼓勵勤勞創新致富。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
著力提升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開展創業安徽、技能安徽行動,積極發展就業形態。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優化可持續的社會保險制度,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注重解決城鎮困難家庭生活問題。做好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撫安置工作。保障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加大對農村留守老人兒童關愛力度。
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大財政教育投入和機構編制保障,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加大“雙一流”高校建設支持力度,提升地方高校學科建設水平,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建設健康安徽,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聯體,推動中醫藥“北華佗、南新安”創新性發展,支持亳州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著力發展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創新民生工程建設模式,加大交通違法整治、公共交通優化、停車場位配建力度,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推進“5分鐘便利店+10分鐘農貿市場+15分鐘超市”便民生活圈和15分鐘健身圈、閱讀圈建設。
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暢通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各類主體參與社會治理制度化渠道。深化鄉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減輕基層特別是村級組織負擔,推廣鄉村治理積分制。整合城市治理資源,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打造“網絡+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版。
堅持人民立場,永葆人民情懷,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們一定能夠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加快建設百姓富的幸福安徽,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品質邁上新臺階!
●安徽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