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安徽省當涂縣烏溪鎮永保村以鄉風文明評議為契機,搶抓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要機遇,不斷提升農戶信用意識、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助推黨建成果轉化為信用村建設成果,村民精神風貌顯著提升,農戶收入穩步增長。
支部出“考卷”,鄉風文明評議有依據
文明鄉風沐農家,和諧鄉村遍開花。為進一步推深做實鄉風文明評議工作,為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永保村著力從評議人員、評議內容、評議程序三個切入點入手:點燃“紅色引擎”,助力鄉風文明評議“加速度”。實行三級網格化管理,由村黨總支書記任網格長,其他“兩委”成員任二級網格員,黨小組長任三級網格員,為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搭建起完備組織架構,創設鄉風文明評議所,夯實人員陣地建設。制定“三個清單”,助推鄉風文明評議“見實效”。從孝敬老人、家庭教育、鄰里關系、熱心公益事業、支持村“兩委”工作、遵守村規民約等方面開展鄉風文明評議,制定鄉風文明評議正、負面清單及一票否決清單,引導廣大群眾崇德向善,變看不見、摸不著的“軟指標”為看得見、聽得到的直觀“硬指標”。嚴密“評議程序”,確保鄉風文明評議“得人心”。建立由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村民代表組成的鄉風文明評議小組,創新“村民組自評—評議小組二審評—評議結果公示—黨組織復議”四步走工作法,嚴格依據“采信息—核數據—群眾評—代表議—村公示—戶掛牌”六個評議程序開展鄉風文明評議,有效保障評議結果的公平公正。

群眾來“答卷”,鄉風文明評議有實效
“妹子,這是我自己種的西紅柿和大白菜,給你多添一個菜!”
“謝謝張姐嘞!我家兒子最喜歡吃西紅柿炒蛋了。正好我家飯菜快燒好了,要不你直接到我家吃吧。”
“不用了不用了,我家那口子還等著我回家呢。”
對話中的妹子和張姐就是永保村的龍宏梅和張定英。她倆是隔壁鄰居,以前兩家的關系就是普普通通,鄉風文明評議工作開展以后,兩家經常一起去村里參加村民大會、集體志愿活動,現在以姐妹相稱,儼然如“家人”一般。在永保村,這種和諧的鄰里關系比比皆是。在鄉風文明評議工作開展中,永保村通過觀察信用戶,將日常是否孝敬老人、鄰里關系是否和諧、遵守村規民約等作為評議機制,建立打分機制,分數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信用戶等級的高低。同時,將信用戶參加志愿者服務、制止和舉報秸稈焚燒、支持控違拆違等作為信用積分積攢的基礎,達到一定的信用積分就可以到“信用超市”兌換信用券,換領相同價值的生活用品。“孝順老人、團結鄰里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現在靠這個還能領到積分、增加信用值,分高了以后還能領東西,這個工作開展得還真好!我要趕緊再去多參加一下活動,把我的分給加上去!”永保村信用戶陳小海抱著幾卷衛生紙、幾盒牙膏樂滋滋地說道。


多方共“改卷”,鄉風文明評議有結果
“請大家就各戶的鄉風文明表現情況提出來,我們再次一起討論評議。”2021年1月10日上午,永保村陳垛組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鄉風文明“回頭看”,對農戶敬老情況、鄰里關系、熱心公益事業、遵守村規民約等品行道德方面再次開展評議。村民吳賢榮因之前一直外地上班,在第一次評議中得分較低,這次鄉風文明評議“回頭看”中,村“兩委”考慮到他在防疫、防汛期間積極作為,不但主動報名做志愿者,還發動群眾支持抗“疫”,村“兩委”一致同意給他加分,最后評上了 AAA 級信用戶。還有一位村民因信用卡透支上了黑名單,沒有評上信用戶,受到家里人埋怨,這位村民主動找到銀行,把欠款還上,希望下次評定的時候可以被評定為信用戶,自家的“信用值”可以升上去。村干部上門讓他確認簽字時,他完全接受大家的評議監督,并表示今后要積極支持配合村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