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兩點不到,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孟洼村外的田埂上便熱鬧起來。張寬發大姐正和幾個村民有說有笑,來到村里的葛根基地準備干活。
“要不是村里搞了項目,我們都還在家閑著哩。現在在基地干活,按時上下班,一個月2000多塊錢,比種田強多了?!睆埓蠼愀嬖V記者,這幾年村里特色農業項目搞得風風火火,她把家里的十幾畝地都流轉了,到村里葛根基地種葛根;老伴在村里的香菇加工廠打工,每月都能收入2000多元,生活越來越好。
田地里,一壟壟葛藤長勢茂密。村黨總支書記沙友柱撥開一片藤蔓,挖開一株葛,露出粗壯白皙的葛根?!斑@是4月份種上的,長勢不錯,下半年就能挖了。”沙友柱告訴記者,葛根系發達,一根藤子能長十幾斤葛根,制成葛粉一斤可賣20元,畝均效益2萬多元。村里種了500多畝葛根,下半年打算建個小型加工廠。
沙友柱是見過世面的人,原來在滁州西門子公司做銷售,收入可觀。2018年3月,一心想為家鄉做點事的老沙辭職回鄉,成了帶領鄉親們致富的領頭羊。
“剛回村時,產業一片空白,村集體賬戶上只有2萬多元的光伏收益。”沙友柱回憶道,“我們這里屬于丘陵地區,地塊散碎起伏大,不合適機械化作業,留不住大戶。年輕人都出去了,沒人愿意種地?!?/p>
為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孟洼村創新經營方式,整合土地資源,統一布局特色產業,再交給合作社經營管理,開發了千畝果園、500畝葛根、蔬菜大棚40多個、香菇大棚20多個。
“村里統一布局產業,出資建設,再交給大戶經營管理,以土地收益支付勞務費。產品銷售后,去除勞務費,剩余收益歸集體?!鄙秤阎榻B。短短兩年多時間,曾經的后進村一躍成了先進村,去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近30萬元。
如今的孟洼村春有桃李,秋有葛蔓,蔬菜大棚內四季常青,老百姓一年到頭都能家門口打工掙錢,腰包自然就鼓了。“以前村里沒產業,村民沒事干,矛盾糾紛多;現在項目多了,一年到頭都有活干,矛盾也少了,干勁越來越足。”沙友柱說。
在鄰村元松村,產業興旺同樣帶來村美民富。前兩年,元松村整合扶貧資金90萬元,通過村企聯建的方式,建起了精品水果扶貧產業園,種植法蘭西西梅、新西蘭獼猴桃、日本晴王葡萄等精品水果。
在水果產業園的大棚內,摘下一個紙袋,一串青綠葡萄晶瑩剔透。“這種精品葡萄,成熟后可以賣到100元一斤,畝均收益幾萬元。”元松村黨總支副書記孫光龍介紹,隨著水果陸續進入豐產期,預計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
“村里產業旺,現在在果園里打工種地,月月都有活錢?!睆埧∶朗窃纱褰n立卡的貧困戶,前些年土里刨食的張老漢腰包空空。這兩年,村里引進了扶貧果園,老張打工有了去處,村里還給他安排了扶貧公益崗,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果園里干一個工80塊錢,一個月能干10幾個工;在村里做保潔,還能收入800塊錢,每月收入2000多元?!彼闫鹗杖胭~,老張心里美。(本報記者 范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