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實融合”起春潮
——當涂縣太白鎮見聞
春來爐火別樣紅。
這是發生在安徽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鋼鐵)煉鐵總廠3號高爐的一幕:爐長趙金龍正通過中控屏監測爐溫、風壓情況,在縝密的思考與記錄數據過后,發出“出鐵”指令。出鐵口被順利打開,高達1500多攝氏度的鐵水一瞬間噴涌而出,鐵花四濺,像一條火龍順著渣鐵溝流入爐底的鐵水罐,進入下道生產工序。
“節前訂單比較多,生產任務重、時間緊。春節期間,我們開足馬力、保質保量完成訂單生產。”據長江鋼鐵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長江鋼鐵堅持以“噸鋼利潤”為目標,圍繞“低成本、高效率、差異化、快節奏”工作主線,聚焦工序成本、技術指標、節能降耗等降本增效,推動信息化系統、智慧制造功能釋放和鋼軋技術改造,謀劃電爐產品結構調整,力爭穩市場、促轉型。煉鋼工序噸鋼成本由原來的472元下降至398元,跨入行業先進水平,順利打贏了扭虧為盈“翻身仗”。該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長江鋼鐵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進數實融合,以“數”“智”賦能,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和抗風險能力。
“2025年,將繼續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打造長三角先進金屬基材料特色產業集群。”2月8日,太白鎮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暨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召開。鎮黨委書記何偉、鎮長劉夢雨表示,太白鎮堅持把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牽引性抓手,努力在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上爭先出彩。
近年來,太白鎮堅持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抓“智改數轉網聯”,加大傳統冶金壓延企業技改投入力度,推動企業增檔提速,著力打造一批大而強的鏈主企業、小而精的“隱形冠軍”企業、穩而優的小微企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全鎮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3家,備案科技中小企業25家。
從傳統冶金壓延工業大鎮到先進金屬基材料特色產業集群需要數字賦能,已成為太白鎮眾多企業的共識。在太白鎮境內的姑山礦業公司白象山礦區,該公司成功實施5G井下無人電機車項目,實現從倒車入位、行駛、卸料等全流程自動化。此外,采區設備機械化、大型化改造基本完成,礦山“一鍵充填”智能控制系統正式投入使用,采用全尾砂+砂倉濃縮模式,使充填作業更智能、更高效,每小時充填流量達100立方米-130立方米。
“我們對生產設備進行大刀闊斧的數字化改造升級,生產效率實現了質的飛躍。春節期間,工人們每天加班加點生產精礦粉和鐵礦粉,加快進度完成訂單。新的一年,將繼續加大數字賦能力度。”姑山礦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