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來自9個國家的100多位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者在池州市東至縣,共同探討華龍洞遺址和東亞地區現代智人。自1988年以來,從最初的一顆人類臼齒,到2014年“東至人”頭骨,再到今年的第四次大規模集中發掘,華龍洞遺址了揭示東亞地區現代智人的進化特征以及生活場景,為研究東亞智人提供重要的證據。
美國南加州大學 教授 Kristian J.Carlson
我覺得很迷人,特別是華龍洞人的頭骨標本,提示我們為了能夠了解人類進化故事中存在的奧秘和復雜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截至目前,華龍洞遺址挖掘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和動物化石,通過鈾系測年、動物群組成分析以及地層對比,被確定為距今33.1萬年到27.5萬年之間。這是繼周口店之后,在中國發現的人類化石數量最為豐富、包含有石器等人類活動證據的中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地點。
中國科學院 院士 徐星
應該說華龍洞遺址是一個保存類型非常豐富、從研究意義上非常地重要。我想它對于我們理解,關鍵的人類起源的時間節點的演化,我想將會起到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 院士 陳發虎
5000多年的文明史,其中百萬年來實際上涉及到我們人的演化過程。應該說東至人在我們現代人類演化、包括歐亞大陸人類演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編輯:
趙文靜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