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國家衛健委會同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關于推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典型經驗的通知》。其中,“馬鞍山市投資新建社會心理服務平臺,由精神專科醫院管理運行,打造集心理健康科普體驗、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危機干預、心理援助等為一體的示范基地”入選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典型經驗獲推廣全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2019年,我市成功申報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印發《馬鞍山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市衛健委會同市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快推動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事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聚焦四個領域,持續打造“心”平臺。村(社區)綜治中心全面設置心理服務場所,中小學校均規范設置心理輔導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普遍設立職工陽光家園(心理健康驛站),拓展醫院心理服務功能,規范建立了1個市級心理健康中心和3個縣級心理健康中心。
聚焦人才培育,持續提升“心”隊伍。采取外請和內培相結合的方式,先后引進23名省內外心理學知名專家,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市級師資骨干隊伍。市衛健委牽頭組建,衛健、教育、公安等多部門人員組成了市級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市級開通24小時“12355”心理援助熱線,培養了一支業務嫻熟的熱線志愿者隊伍。培養心理健康服務隊伍,試點以來共舉辦了103期400多場次培訓,培訓學員達20000人次。
聚焦社會宣傳,持續營造“心”環境。我市挖掘先進典型,加大科普力度,為試點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市衛健委會同民政、殘聯等多部門,借助“世界睡眠日”“精神衛生日”“世界衛生日”等公益宣傳日開展健康義診、科普宣傳活動,有效滿足了群眾心理健康需求。
聚焦體系建設,創建“1+N”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新模式。市政府專門劃撥業務用房給市第四人民醫院用于建設馬鞍山市心理健康中心,打造集心理健康科普體驗、心理咨詢(治療)、心理危機干預、心理服務隊伍培訓、心理教學實踐和員工心理援助項目(EAP)為一體的國家級社會心理服務平臺示范基地。加強與多部門協作聯動,與公檢法司分別共建“關愛之家”“小馬護苗”“心靈港灣”心理健康服務品牌,與市教育局共建“靜待花開”品牌,與市婦聯共建“心靈驛站”開展婦女心理健康課堂與幫扶服務,與市檢察院共建“未成年人心理成長基地”,與市總工會開展職工心理援助項目,與市民政局共同開展“一路有你,健康同行”社區一線工作者心理疏導服務,初步形成了以“醫”牽頭、協作聯動、共建共享的“1+N”社會心理服務新模式。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夏雷蕾 劉金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