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鄭蒲港新區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持續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精神,毫不松懈抓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確保安全度汛。
姥橋鎮姥下河村有3.4公里的長江大堤和5.2公里的姥下河河堤,防汛任務重、壓力大。為了做好防汛工作,汛前,該村黨總支書記張曉慶帶領村“兩委”干部提前謀劃,制定了防汛應急預案,備齊備足各類防汛物資,并組織了一支由60多名黨員、村干部、村民組成的防汛應急隊伍,同時組織人員對河堤背水坡清障除雜,檢修沿岸電路設備,及時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全面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面對超警戒水位,過去的11天,張曉慶每天都在值班值守,組織人員上埂,巡查值班站點和涵閘,檢查巡埂記錄,做好防汛物資配送和防汛人員后勤保障。每件事落實到位后,她才能放心。深夜的巡埂間隙,她召集村干部在河堤上開短會,總結一天下來巡堤查險的總體情況,對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查漏補缺,安排村里各項事務。“防汛工作必須細之又細,容不得半點馬虎。”張曉慶說。
“要做好最壞打算,做足充分準備。”7月9日,白橋鎮黨委委員余年華在安排好調度指揮工作后,立即前往各個安全隱患點開展排查,查看水位情況和防汛設施設備。他的防汛點在西梁山社區,但只要全鎮任何一個防汛點需要,他就會出現在那里,帶頭巡堤查險、處置險情。作為有防汛經驗的“老把式”,白橋鎮農業辦主任李云、水利站站長朱丙銀除了負責各自防汛點的巡查值守外,還為全鎮防汛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在白橋鎮各村的圩埂上,常常看見兩人頭戴草帽、肩搭毛巾,仔細察看現場。“雜草多的地方,隱患不容易被發現,我們要加倍注意。堤外要注意有無風浪和崩岸,堤頂要注意有無裂縫和塌洞,堤內要注意有無滲水和管涌。”他們一遍遍重復著巡堤注意事項,用細心和耐心做好防汛工作。
目前,鄭蒲港新區正在嚴格相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
(記者 柴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