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蹲 ”下 去 ,新 聞“ 立 ”起來?!靶麓鹤呋鶎印钡男侣剬嵺`再一次深刻證明:真正有價值的新聞是記者用腳在基層走出來的。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鶎营q如活水之源,永遠是新聞工作者創作的寶庫。記者融入基層,就像“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一樣。只要我們離基層再貼近一些,腳底的泥巴再多一些,就會避免選題難覓的窘迫,更不會有才思枯竭的恐慌。深入基層一線,一頭扎進火熱的社會生活,從社會實踐的豐厚土壤中,發現真善美,獲取養料養分,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中,去粗取精,汲取智慧力量,在走向實踐的學習中,感受發展脈動,講好奮斗故事,采寫出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這正是增強新聞工作者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關鍵。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當下,我們更應該緊密聯系基層,深入生產生活一線,記錄廣袤城鄉發生的新發展新變化;更應該轉變作風,帶著感情下基層,了解基層群眾所想所盼所求,做好下情上達;更應該苦練本領,帶著問題下基層,點面結合做好調查研究,既注重挖掘基層典型樣本,又善于總結面上情況,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用新聞工作者的視角、專業的特長去分析問題、提供解決思路,以采訪促調研,以調研促發展。
記者 余萍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