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憨態可掬的“大頭娃娃”,一個手持荷花,一個捧著六角盒,隨著音樂做出“頭碰頭”“拜觀音”“仰天笑”“犀牛望月”“纏頭過腦”等舞蹈動作,現場輕松活潑、稚氣童趣,這便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采石跳和合”的演出情景。
“采石跳和合”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末清初,流傳于馬鞍山采石一帶?!啊墒秃稀畛踝鳛樽诮毯蛷R會的祭祀活動,后演變為自娛項目,場面歡快喜慶,表達人們辭舊迎新、歡慶豐收的喜悅心情。”“采石跳和合”市級傳承人沐潔說。
1982年出生的沐潔,自小學習舞蹈,曾跟著“采石跳和合”省級傳承人柴征學習跳和合,后來考入安徽省藝術學校專業學習民間舞蹈。1999年畢業后,她就一直從事有關采石跳和合傳承工作。
2008年,沐潔在雨山區文化館開設“采石跳和合”成人培訓班,免費教市民跳這一傳統舞蹈。截至目前,培訓班已開課550多個學時,參與學員達1萬余人。2016年,她積極推進“采石跳和合”進校園,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跋群笞哌M了采石小學、深業小學、采秣小學,孩子們的熱情很高,學得也很認真。2018年,采石小學還入選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便鍧嵳f。
如今,每逢重大節日、慶典,幾乎都能見到“采石跳和合”的身影?!皬?016年至今,‘采石跳和合’每年都參加市里組織的‘非遺進景區’展示展演,還曾四次參加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開幕式演出。除了在市內演出,還走出馬鞍山,參加過2021年在鎮江舉辦的第十五屆‘金山國際旅游節’?!便鍧嵔榻B,通過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演出,“采石跳和合”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一古老的舞蹈也煥發出新的活力。
為了讓這一傳統文化走得更遠,沐潔還將“采石跳和合”創編成劇,將現代藝術融入傳統曲目,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新的生命,為戲劇舞臺提供新的表現手段?!氨热?,我們把和合二仙的傳說,創編成舞臺劇,把跳和合融入兒童舞蹈,甚至是健身操,強動感、強視聽,趣味濃郁的表演風格,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沐潔表示。
記者 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