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裝載著來自美國的1000噸玉米的貨輪在鄭蒲港碼頭緩緩靠岸。一大早就在岸邊等候的馬鞍山海關關員,立即對貨物開展檢疫監管,指導做好裝卸、儲存、加工和下腳料處理等關鍵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檢疫監管后,這批玉米在第一時間卸入和縣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大生物)指定倉庫。
“我們公司今年首次開展進口國外糧食業務,多虧馬鞍山海關及時幫助我們解決了進口環節諸多問題,企業生產線得以正常運轉。”看著生產急需的原料順利入倉,海大生物采購經理錢麗說,“這批玉米進入倉庫后,將馬上投入生產。”
海大生物是一家經營水產、禽類研發生產的企業,總投資達2.2億元、年產能30萬噸。這幾個月是企業的生產旺季,對原料的需求量非常大,原料庫存十分緊張。為確保原料供應,企業開始嘗試從國外進口玉米等糧食產品。但由于不熟悉進境糧食調運手續,海大生物對進口玉米能否及時到貨非常擔心。
獲悉情況后,馬鞍山海關落實海關總署優化營商環境措施,指導海大生物在第一口岸用好進境糧食“附條件提離”等海關優惠支持政策;充分利用“進境糧食檢驗檢疫管理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完成調運手續,實現“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提升貨物流轉效率。同時,馬鞍山海關還為海大生物開通糧食進口“綠色通道”,派專人對接企業,實施進境糧食預約監管,做到“人等貨、到即查”,確保進口糧食能以最快速度運到企業,大大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主動作為、精準服務,積極有效解決進境糧食加工企業的‘難點’‘堵點’問題,為馬鞍山進境糧食加工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馬鞍山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
另據了解,今年前7月,馬鞍山海關已監管進境糧食8200噸,同比增長17.1%,品種主要為玉米、小麥等。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葛秋原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