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座城市生而燦爛。從一個“無人區”走出,向下一個“未知地”進發,需要的是膽識,更關鍵在勇謀。
昆山素以“敢于爭第一、勇于創唯一”聞名,建設新城市、發展新產業、布局新賽道,昆山敢闖敢試,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挑大梁當作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走出一條敢為人先的“昆山之路”。
那么,我們能從“昆山之路”學到什么?
探尋“昆山之路”,我們會發現“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昆山的“牛”,有機遇的偶然,卻也是歷史的必然。這份“必然”恰恰是“昆山之路”的密鑰。
檢視馬鞍山在今年“新春第一會”上的“五問”,我們不難發現,“昆山之路”的起始源于解放思想,而“五問”的核心落腳點也是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需要付出具體的行動,必須實實在在落到解決深層次問題上。對標一流,我們需以“五問”檢視自身,摒棄“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安逸心態,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扎實苦干、狠抓落實。始終把發展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壓力傳導,以“拼”的精神、“實”的干勁、“敢”的擔當謀發展、促改革、開新局。
解放思想不僅僅是個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對標一流,我們要看到差距,加壓奮進,在每個細分賽道上加速加力,在每次擂臺比拼中敢闖敢沖。要以前人之鑒指導發展,深刻剖析自身產業優勢,圍繞產業鏈精準招商,實現制造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解放思想絕不能“坐而論道”,要唯實唯干,把思想解放與推動工作相結合,找到攻堅突破的思路和舉措。對標一流,我們看到了改革的方向,也獲得了前進的動力。站上黨的二十大標注的夢想新起點,我們要把握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實現與長三角城市優勢互補、分工合作、錯位發展,“鏈”上發力,蓄勢崛起。
攻城不怕堅,攻堅莫畏難。新時代號角連連,對標昆山,馬鞍山正以滿弓勁發之勢再出發,奮勇爭先!
解放思想“永遠在路上”!
張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