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這段話出自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二十大作報告時的講話。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在量子通信京滬干線運管中心,總書記對科技人員說,“合肥這個地方是‘養人’的,培養出了這么多優秀人才,是創新的天地。”
今天已是安徽量子科技領軍企業家的賀羽,當年還是中國科技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我難以忘懷的是總書記走進我們中間,和我們談人生、話理想,勉勵我們科技報國。那天,總書記在雨中和我們一一握手,還給了我們很多鼓勵。那天天有點冷,但是我們心里很暖。”賀羽回憶說。
總書記對安徽科技人才的殷殷囑托,激勵賀羽等一批中科大博士生走出實驗室,帶著前沿的量子科技成果走上產業發展之路。
位于合肥市高新區云飛路的一家國內量子技術上市公司——國盾量子,近日宣布完成了一臺“祖沖之二號”同等規模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的搭建。據公開信息,“祖沖之二號”計算復雜度比谷歌公開報道的53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提高了6個數量級。如今,合肥市量子企業數量和量子專利累計申請量雙雙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一。
“九章二號”144模式干涉儀(部分)實驗照片(央廣網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
在合肥這片創新天地,一名名科技工作者、一所所科研院校、一家家科創企業牢記總書記囑托,砥礪前行,匯聚成澎湃的創新“合”力。
熱核聚變、墨子傳信、九章計算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科技成果相繼問世,聚變堆主機系統、離子醫學中心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基礎研發平臺加快建設……2017年,合肥獲批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創新的能級大幅提升。目前,合肥市已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
AI+四足機器狗(央廣網發 科大訊飛供圖)
據合肥市科技局局長范進介紹,合肥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抓手,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入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語音進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2022年全年規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3%,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7.7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6.2%,創同期歷史新高。目前,合肥已有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139家,科創板上市企業16家。
安徽創新館(央廣網發 鄭成功 攝)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市在堅持改革創新的同時,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建立了一個全鏈條閉環的科創生態,從科技成果的發掘、研判、成果轉化、產業化應用,到產品的推廣,每個環節上都有相應的舉措、政策支撐。“下一步,合肥將在創新的體制、機制方面做更多改革。我們還會在一系列的平臺建設方面繼續發力,到2025年,我們預計建成80家左右的高水平研發機構。”面對未來,范進信心滿滿。
牢記囑托,勇擔使命。讓“第一動力”強勁發力,合肥這座“科里科氣”的城市,正步伐堅定地向“科創名城”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