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里機器高速運轉,每一臺都在詮釋“拼”的速度;研發部門工作人員專心致志,每個人都在積蓄“拼”的底氣;銷售部門數支銷售團隊全部外出搶訂單,每一支都展現出“拼”的勢頭……拼技術、拼產品、拼服務、拼訂單,春節復工以來,博望區企業鉚足了勁,投入到緊張的生產、研發、銷售中,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奮斗場景。
提前招兵買馬
提高產能實現新突破
2月6日上午8時,馬鞍山市歐林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林機械)生產區域,一臺臺機床、磨床快速運轉,一塊塊錚亮、泛著銀光的分切刀片和裁切刀片“走下”生產線;發貨區域,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包裝盒,等著發往客戶。
歐林機械是一家生產新能源電池分切刀具和裁切刀具的高新技術企業,與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都有合作。
“我們年初九正式開工,一開工就滿負荷生產,每天都在發貨,春節前積壓的訂單必須在兩個月內全部清空。新訂單源源不斷進來,壓力有點大。”歐林機械銷售總監劉增林說,春節前比亞迪下了個訂單,2月3日按時發貨,而在發貨的同時,企業又接到了比亞迪的新訂單。
“去年公司實現產值近8000萬元,今年的目標是過億,實現目標沒有問題。”劉增林的自信源于企業未雨綢繆,他們去年底就已經招兵買馬。“過去我們產能跟不上,流失了一部分訂單。去年底,我們投入800多萬元采購了自動化生產設備,招聘了28名員工,為今年提高產能做了充分準備。”劉增林介紹,企業目前每天的產值有三四十萬元,較去年提高了20%左右。
企業生產車間的一側,用玻璃墻隔出來一大塊區域,是歐林機械的研發中心。研發人員正對著一塊塊刀具,不斷調整參數,讓刀具的精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
“不論何時,產品都是第一位。今年,我們在擴大產能的同時,不斷改進產品工藝,提高產品的競爭優勢。”劉增林說,公司成立10多年來,產品已經更新到“第五代”,接下來將繼續推動產品更新迭代。
跑完歐洲跑美洲
銷售辦公室空蕩蕩
2月6日,在安徽華菱西廚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西廚)西廚設備事業部,一臺臺油炸爐在履帶上緩緩移動,流水線兩旁,產品外觀檢測、導電性能檢測、貼標簽……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
“這批貨專供麥德龍,共800多臺,2月9日驗貨,驗完貨15個工作日就要發貨。”華菱西廚副總經理曹霞告訴記者,今年,該公司西廚設備事業部的銷售目標是1億元,其中一季度是2200萬元,目前一季度生產任務已經排滿,正在全力以赴趕生產。
去年底,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博望區企業在我市率先啟程,奔赴歐美國家“搶訂單”。春節假期一過,這種“拼外貿”勢頭依舊強勁。
在華菱西廚生產車間如火如荼趕訂單的同時,該公司一支外貿團隊正在美國參加展會。“春節前,公司主要領導帶隊,奔赴歐洲多個國家拜訪客戶,成效非常明顯,拜訪后就有7家企業下了訂單。這次春節一開工,公司領導又帶隊奔赴美國,有望拿回更多訂單。”曹霞說。
看到公司銷售辦公室空無一人,記者正覺得納悶時,華菱西廚分管采購和大客戶維護的副總許修嘉解釋道:“大年初八一上班,公司3個營銷團隊全部外出跑市場了。”
“2022年公司實現產值2.8億元,2023年的目標是3.8億元。對于實現目標任務,我們充滿信心。”許修嘉說,前兩年,公司在合肥投資建設了一家制冷設備公司,今年將會產生效益,預計實現產值6000萬元。
起步即沖刺,紅紅火火忙生產的并不只有歐林機械、華菱西廚兩家企業。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博望區企業都已復工復產,機器轉動聲、運輸車輪聲交織,奏出一曲昂揚向上的奮進曲。
文圖/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張鵬 朱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