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新年新征程。邁入2023年,一江兩岸涌動著激昂奮進的力量。
一年來,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忠誠盡職、奮勇爭先,全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交出了一份逆勢上揚的優異答卷。
爭做“三高地” 以實干描繪新畫卷
預計GDP突破2600億元,增長4.6%;新簽約20億元以上項目48個,制造業投資增長22%;與南京、合肥毗鄰地區跨界一體化發展實現全覆蓋;從環境“革命”到生態“領跑”,持續擦亮生態底色……2022年,我市好成績來之不易。
在產業高質量發展上爭做高地,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爭做高地,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爭做高地。爭做三個“高地”,凝聚的是殷切期望,唯有實干,方能作為。
發展是硬道理,經濟是主引擎。錨定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目標,我市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發力“雙招雙引”,筑巢引鳳,一個個好項目、大項目落地生根、次第開花:總投資60億元的格力(馬鞍山)智能產業園落戶市經開區,蜂巢新能源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天能電池一期項目竣工投產等,一批好項目的落地達產,成為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引進增量,也要盤活存量。緊盯技改,以創新激蕩發展活力,成為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我市通過加快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2022年,全市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0%,居全省首位。
從“鄰居”到“隊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步伐,我市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做好融入文章,融長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2022年12月1日,寧馬城際鐵路全線首個跨路連續梁施工完成。2022年12月12日,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南動走線特大橋80米鋼構連續梁首節段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南動車存車場建設取得新進展。2022年12月16日,寧馬新型功能區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16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57.2億元。
緊扣“一體化”“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我市以融入南京都市圈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毗鄰地區優勢,圍繞南京、合肥主導產業做配套,培育壯大半導體、5G通信、綠色食品等產業集群,推動產業一體化發展,融“寧”入“長”步伐邁出了新氣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我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在一江兩岸遍地開花:舉全市之力打響的新時代“向山大會戰”,讓百年礦區向山正在蝶變重生。長江東岸,薛家洼生態園、楊樹林、采石磯景區等“串珠成鏈”。長江西岸,浮沙圩濕地公園、零點公園成為23公里岸線綠色景觀帶上的耀眼明珠。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環境污染防治向縱深推進,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們收獲了更多的藍天,看到了更多的碧水,“無廢城市”建設“時間表”也已正式發布。
勇當“兩先鋒” 以擔當鑄就新輝煌
爭做“三高地、兩先鋒”,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關鍵之處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探索共同富裕實現路徑上爭當先鋒,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爭當先鋒。爭當兩個“先鋒”,唯有擔當,方能遠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追求美好生活,從來都是人民群眾不變的向往;保障改善民生,這座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積極落實20件省定民生實事,辦好6件市級民生實事,部署推進10項暖民心行動……2022年以來,聚焦養老、就業、托育、教育、社會保障等領域,我市開出了全新的民生“清單”,積極回應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省市民生實事扎實推進,10項暖民心行動年度任務全面完成,親民、惠民、為民的新風吹進了老百姓的心窩。
實現共同富裕,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以“不達目的不罷休”“必須啃下硬骨頭”的精神和勇氣,我市策馬揚鞭,3.0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人口穩定實現不愁吃、不愁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及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市堅持多措并舉,圍繞“就業帶動、產業聯動、資源撬動、幫扶拉動”,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農村居民收入得到較快增長。2022年,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達4.94萬元,穩居全省第一。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也是奮斗出來的。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黨的事業關鍵在干部。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用黨的建設成果服務一方百姓、潤澤一方土地,在新時代的奮斗征程中寫下了絢麗多彩的一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履職盡責、擔當作為,不斷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匯聚起了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偉力。
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2023年,我市上下將繼續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為全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再譜新篇。
記者 黃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