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年底各項工作不斷檔、服務聯系群眾不掉線,連日來,當涂縣太白鎮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當好群眾的“服務員”,全力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居民的“外賣員”
“我‘陽’得比較早,當時沒準備退燒藥,就在群里說了。聽說我‘陽’了,村里很快就送來了藥!”太白鎮新橋小區居民湯和生激動地說。
原來,新橋村黨委將村干部、黨小組長、網格員召集起來,重新劃分網格,建立微信群。當了解到有群眾發熱又沒有藥時,便通過代購、共享等方式,為群眾送去藥品。
“只有我們把工作做到位了,村民才能在家待得安心。”村黨委書記何良平是暖心第一小分隊隊長,每天通過網格微信群、上門走訪,對重點對象戶和居家隔離人員菜單、藥單需求進行分類統計,將暖心服務卡、藥包和采買的物資發放到人。
商戶的“配送員”
“這段時期,上街的人都少了,連我自己都‘陽’了,店里也是好幾天沒人進來。幸好村里‘牽線搭橋’搞了這個微信群,他們有需要就在群里直接找我買。要不是這樣,我進的貨就只能壞在店里了。”銀花食雜店老板杜紹娟表示。
群眾需要物資,卻因生病無法到店購買;商戶有庫存,卻因無人光顧生意慘淡。太白鎮各村按照網格劃分搭建了“幫幫買”微信群,將群眾和商戶拉入群聊,由他們自主完成訂單交易。如有困難群眾需要物資,則由網格員擔任“配送員”,為有需要的群眾送去生活用品。
新橋村五保老人甘本銀感動地說:“書記說我年紀大了,讓我盡量不出門,還給了我電話,讓我要什么東西就打電話給他。這不,給我買來了口罩、體溫計、大米和菜。”
窗口的“勤務員”
“我父親尿毒癥住院八天,聽病友說最近報銷可不容易。可我們村就跟平時一樣,很快就給辦下來了。”秦河村村民潘明榮高興地說。
秦河村黨總支書記曹培亮表示:“按照上級要求,一位同事‘陽’了,其他人就要頂上。”
為保障窗口崗位的正常運轉,太白鎮第一時間制定疫情應急預案,及時優化業務流程,采取容缺受理等應急措施,確保咨詢電話暢通,回應群眾訴求。鎮村均實施崗位輪換工作機制和便民服務大廳“AB輪崗制度”,確保黨員先鋒崗“不打烊”。同時,定期開展大廳消殺,針對群眾聚集的公共場合及物品,如刷卡機、衛生間、服務臺、公共座椅等開展重點消殺,不留消毒死角。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操新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