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近日,記者走進合肥高新區科大國盾量子的產品展廳,一系列在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技轉化成果映入眼簾:小型化量子通信衛星地面站、顆粒物光量子雷達、量子密鑰管理機……讓人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國盾量子科技工作者的耕耘與收獲。
連日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合肥各界引起熱烈反響,科創工作者們紛紛在第一時間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他們表示要立足科研崗位,學懂弄通悟透做實,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國內率先從事量子科技轉化的創新型企業,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科大國盾量子公司副總裁唐世彪告訴記者,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合肥的科技創新環境越來越好,讓他們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據了解,由國盾量子公司聯合牽頭發起、我國主導的一套關于量子密鑰分發的國際標準提案,即將進入最后正式發布階段。這將是首個系統性規范量子密鑰分發安全檢測技術的國際標準,為量子密鑰分發產品的設計和安全測評提供國際權威標準的指導。國盾量子公司一直致力于讓更多“中國標準”走向世界。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該公司已經主導或參與80余項國內外標準研制工作。通過國內量子科技企業的積極參與,中國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國盾量子公司產品研發中心員工杜先常說:“作為量子科技領域從業人員,我倍感驕傲。量子科技‘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將不斷鉆研、開拓創新,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爭取作出更大貢獻!”
安徽訊飛未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生態企業,該公司CEO馬嘯也在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他既為偉大祖國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也因報告提出的宏偉目標而深受鼓舞。
馬嘯告訴記者,公司正在研發的人工智能方案,就是通過“數據+服務”的形式,將語音識別、轉寫、機器翻譯等核心技術開發應用在智能穿戴設備方面,在各個場景幫助使用者提升工作效率。“我們將在人工智能領域繼續深耕,堅持科技創新,將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奮力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馬嘯說。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我們企業落戶滁州,不到一年時間就實現了投產,而且滁州半導體產業上下游產業鏈比較完備,集聚效應強、發展氛圍好。”日前,位于中新蘇滁高新區的先進半導體材料(安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濤告訴記者。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區域發展合作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載體,中新蘇滁高新區設立10年來,已累計注冊成立各類企業近700家。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打造我省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平臺。”中新蘇滁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軍章說。
“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地區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推進跨區域共建共享、開展深度合作的重點區域,我們更要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破除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在規劃建設上解放思想、在機制體制上大膽創新、在招大引強上拼搶爭奪、在要素制約上率先突破。”10月20日,滁州市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周成東對記者說。
周成東介紹,下一步,毗鄰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機制創新上實行“扁平化”管理,加強與長三角區域工作對接,開展多層次、寬領域深度合作;在產業協同上推行“一條鏈”戰法,聚焦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延鏈強鏈補鏈,促進產業高質量集聚發展;在營商環境上堅持“下沉式”做法,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在生態共保上樹牢“一盤棋”理念,與南京市共同打造滁河生態經濟帶。
培育造就戲曲人才隊伍
“現在不僅是基本功練習,還有劇目編排與創作等課程。”10月18日,在位于安慶市的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該校大一學生何廣立告訴記者。
何廣立是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3+2”五年一貫制模式培養生,即上完三年中職后,接著上兩年高職。
“這也是我們學校黃梅戲表演專業的主要培養模式,中職階段打基礎,高職階段傳授專業理論和實踐實訓,培養全方位的戲曲人才。”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院長陳二祥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我們作為戲曲類專業院校,在黃梅戲人才培養上責無旁貸。”陳二祥向記者表示,他期盼能盡快建立省級黃梅戲文化傳承發展中心,打破學校與劇團之間壁壘,圍繞人才培養、文化遺產、文化產業等方向開展研究,提升黃梅戲文化傳承創新水平。
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通過制定、實施一系列人才培養、藝術傳承專項計劃,成功建立起從青年團到少兒藝術團、從原生代到新生代、從名家到新秀的老中青少四代演員梯隊。同時,成功創排《徽州往事》《鴨兒嫂》《不朽的驕楊》等一批新劇目,廣受好評。
“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將繼續堅持與時代同步,砥礪從藝初心,用實際行動做好人才培養、劇目傳承、守正創新工作。”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韓再芬告訴記者。
安慶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組織承辦“全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積極申辦中國戲劇梅花獎競演活動,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戲劇演出集聚地,努力創建國家級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之一。作為脫貧攻堅的參與者、見證者,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阜陽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旬說,“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結合阜陽實際,不斷鞏固拓展‘四帶一自’產業發展模式,持續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源自阜陽市的園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經營大戶帶動和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的“四帶一自”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以后,阜陽市繼續將產業振興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已累計投入資金31.74億元,支持產業發展項目1084個。
近年來,位于阜陽市潁東區的瓦大集團大力發展鮮食番茄產業,帶動村民致富增收。“我們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堅持深耕鮮食番茄特色產業,推廣‘四帶一自’特色產業幫扶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瓦大集團董事長呂彬告訴記者。
在太和縣食藥用菌科技產業園,擁有蟲草、竹蓀、羊肚菌和桑黃等智能菇房種植基地,標準化菌棒廠、現代化實驗室、養菌車間等一應俱全。產業園由安徽省百麓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每年可提供500個以上就業崗位,直接帶動1000余戶農戶參與種植。
百麓公司創始人董建國說:“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不斷超越自我,為帶動群眾走上致富之路作出應有的貢獻。”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譜寫文旅新篇章
入秋以來,新安江上游碧波蕩漾,兩岸秋色與粉墻黛瓦交相輝映,“皖浙1號旅游風景道”游客絡繹不絕。
“這條風景道以新安江為紐帶,依托兩岸山水風光、古城古鎮、田園民居等景觀,將沿線各景區點、百佳攝影點、民宿客棧、農家樂、采摘園等各類鄉村旅游點串聯起來,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東部自駕游天堂’。”近日,從上海返鄉的何超一家人,駕車從歙縣古城沿新安江而下,一路飽覽美景,倍覺心曠神怡。
黨的十八大以來,黃山市圍繞打造山水人文、開放樞紐、創意創新、青春活力、幸福美麗“五個之城”,深入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加快實施“大黃山”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設,推動古城保護、景區管理、非遺保護、民宿業發展等立法,實施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百村千幢”工程和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文旅融合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對文旅事業和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構建了新坐標、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支撐。”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吳小勝告訴記者,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必須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讓文化自信自強成為推動旅游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內在支撐。
吳小勝說,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中,黃山市將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強化文旅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城市宣推的國際敘事能力和數字文旅的轉型升級能力,努力創造更多人民滿意的“詩與遠方”。

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記者近日來到馬鞍山市薛家洼生態園,園內花團錦簇,市民漫步于亭臺廊榭之間,賞花觀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對于這一點我們感受很深。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長江大保護舉措,天藍了、水綠了,久違的江豚又出現了。”馬鞍山市花山區重點辦主任陶小慶說,“薛家洼就是我們堅持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馬鞍山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薛家洼為突破口,實施了長江東岸環境綜合整治。從2017年開始,一系列綜合整治舉措陸續落地,薛家洼乃至整個馬鞍山長江東岸沿線環境實現美麗蝶變。
馬鞍山市花山區中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葛軍告訴記者,目前公司聘請了30多人專門負責薛家洼區域的環境衛生、水面清潔、綠化養護、禁漁巡邏等,后期將進一步加強管護措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作為環保工作者,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地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系統治理,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花山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王勇說,“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我們將立足本職崗位,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持續強化重點區域降塵管控,加大執法檢查力度,落實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以沿江和主要內河流域為重點,全力落實危險廢物專項行動檢查,確保固體廢物規范有效處置。”
據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市正在規劃布局貫穿長江東岸的綠道和生態修復區、濕地風情區、文創旅游區、采石風景區、田園風光區,同時構建長江生態廊道,加強沿岸防護林建設和濕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