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由十七冶中冶置業(安徽)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的雨山區安民街道、平湖街道和花山區湖東路街道、桃源路街道等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克服疫情、高溫影響有序推進,確保年底竣工交付。
8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安民街道八三大院老舊小區改造現場,只見住宅樓出新的紅棕色外墻,在藍天白云和綠樹的映襯下格外奪目。安民街道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今年3月開工,受疫情、持續高溫影響很大。“為了保證建設進度,項目部嚴格落實防暑降溫措施,避開午間高溫,每天保持150人左右的施工隊伍,并確保挖機、推土機、曲臂升降機和渣土車等機械設備充足。”項目施工負責人呂旭告知。
安民街道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八三大院、雨豐家園、盛族家園等小區,總建筑面積17.7萬平方米,共有48棟樓、2476戶。據統計,目前,該街道3個小區地下所有綜合管網施工全部完成,改造排水管網1350米、道路2600平方米,強電管網入地2500米、弱電監控管網入地4200米,已完成工程總量的60%;外墻真石漆噴涂、內墻防水涂料均完成近半,將保證按期完工。
湖東路、桃源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涉及中崗、礦山新村、新崗二村和三村、馬建等小區,共有200棟樓、7100多戶,總建筑面積45.12萬平方米。現場負責人汪浩介紹,這些老舊小區改造的主要內容包括外墻出新、地下雨水管網增設和污水管網修復、路燈監控和地面鋪裝的修復、道路攤鋪瀝青等。該項目自6月18日開工以來,每天有近200名施工人員奮戰在小區各處,目前已完成工程總量的四分之一,確保年底交工。
中冶置業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部經理王慶壘告訴記者,“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事關千家萬戶。我們一定保質保量按期完成。”據悉,各項目團隊多措并舉降塵降溫,在施工區域頻繁灑水、沖刷道路;對裸土、各種堆放材料實現綠網全覆蓋,保證了改造現場整潔有序,把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記者 余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