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經過約62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巢馬城際鐵路3標長江副汊航道橋F4主塔承臺順利澆筑完畢,為后續F4主塔橋墩順利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巢馬城際鐵路北接商合杭鐵路,東聯南沿江城際鐵路,是合肥至馬鞍山的直接聯絡線,建成后將成為合肥“一小時通勤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安徽通往上海等長三角城市的高鐵新通道,對進一步完善區域高速鐵路網布局,提升通道運輸能力,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具有重要意義。
就在巢馬城際鐵路3標長江副汊航道橋F4主塔承臺順利澆筑的同時,寧馬城際鐵路施工也在如火如荼進行。
在江東大道與九華路交叉口附近,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首座開工建設站房——九華路站附屬用房封頂混凝土已經澆筑完成,工人們正在架設站臺層支架。
“九華路站共分為三層,其中地上一層為主體架空層,將通過立柱架設在江東大道上,供機動車通行;地上二層為站廳層,主要是市民購票、候車區域;地上三層為站臺層。”中鐵上投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總包部副總經理白上紅介紹,站房計劃7月中旬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作為寧馬同城化的戰略性先導工程、標志性民生工程、全局性“一號工程”,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項目備受關注。該項目起自皖蘇省界,終至當涂南站,線路全長27.726公里。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必須先行。
2017年,馬鞍山東站開通到南京的“早七點”,讓“住在馬鞍山,工作在南京”成為可能。緊接著,一個個“融長”交通項目就頻頻刷爆馬鞍山人的“朋友圈”。
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工程項目一標段“慈高段”正在進行路基翻曬;寧和高速(安徽段)工程正在施工,預計2024年11月建成通車,屆時,和縣縣城與南京主城區互達可從1.5小時縮短至40分鐘左右……加快推進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讓一體化發展的美好未來“呼嘯而至”。
“兒子在南京工作,老伴在那邊幫他帶小孩,我這趟去給她送藥。”自從去年11月,馬鞍山至南京跨省公交開通后,市民鄭師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趟南京,“下了公交就能轉地鐵,30分鐘到南京南站,45分鐘到新街口,去哪都方便。”
跨省公交不僅方便了寧馬城區百姓間的往來,也加速了縣區間的跨省流動。
在和縣,寧和公交換乘中心投入使用,實現了和縣、南京“跨省串門”;在寧馬新型功能區,跨省公交線路開通后,寧馬兩地居民往來變得更頻繁。
放眼未來,馬鞍山與長三角的距離將更近。
6月11日,2022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召開,南京都市圈建設辦公室正式成立。會上,都市圈成員城市還簽署了《共同編制南京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指出,規劃立足共建“軌道上的都市圈”,統籌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建設,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通勤的軌道交通運輸體系。
從干線到城際,從市域鐵路到城市軌道,“融長列車”風馳電掣,馬鞍山人數十年為之不懈努力的東向發展夢想正逐漸變成現實。
記者 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