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9時許,熙悅美墅小區卡點,煙墩山社區籌備組網格員許麗正與同事們一起,為居民辦理出入證,或為居民解答健康碼轉碼詳情。此刻,笑容滿面、斗志昂揚的許麗,又成了卡點防疫“勤務兵”。
小區居民把她當“貼心人”
4月12日零點解封時刻,有一幕感動了很多人,當居民孫風帶著女兒姜夢嬌特意找到值守的網格員許麗時,那許久未得以抒發的感激之情,在一瞬間得以釋放。
“這14天,許麗他們太辛苦了,我們都看在眼里。他們沒日沒夜地為我們操勞,甚至累到暈倒。”孫風邊拍著許麗的胳膊邊說,“剛開始的幾天,年老體弱的居民不能下樓進行核酸采樣,許麗便和醫護人員上門采樣。她穿著防護服來回跑,把自己累倒了,我看到以后,好心疼,想讓她多休息休息,可她第二天依舊來執勤。”
當天的具體情形,許麗已記憶模糊,隱約記得自己是被兩三名醫護人員扶到了一旁的石墩上休息。醫生檢查發現她脈搏弱,有些腦供血不足。“或許是連續工作太長時間了,又或許是天氣熱,但那時候沒工夫想那么多,只想著趕快把核酸做完。”許麗有些不好意思,正是人手緊缺的時候,自己一倒下,意味著別人就要承擔更多的工作,“休息一下就緩過來了,沒想到孫阿姨一直記掛著我,居民們對我工作的認可讓我感動,這也是種難得的緣分。”
她是居民們的“定心丸”
許麗負責的網格里有近500戶居民,疫情管控期間,許麗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守護好家園平安。
4月6日白天,許麗接到居民寧妍的求助電話。電話里,寧妍焦急地問,孩子發高燒到39.3℃,能不能趕緊送到醫院看看。許麗不敢耽擱,立即聯系了醫療小組,撥打了120,最終,許麗陪同居民和孩子在醫院吊了兩天水,孩子的燒退了,病情也有了好轉。
“當時也擔心能否提供快速的醫療救助,不過后來的救治非常快速有效,打消了我們的顧慮,也加深了我們對管控政策的認同。”孩子的父親徐波說。
“許麗作為煙墩山社區籌備組的專職網格員,盡心盡力,我們都看在眼里,有時候想讓她多休息休息,可她還是不聲不響地來了。”煙墩山社區籌備組黨支部書記魯禮菊說,熙悅美墅小區一共有1523戶居民,而卡點只有3名網格員值守,每個人的任務都不輕。
“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要負起責任”
許麗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對于孩子她有很多愧疚。
“2020年11月我來煙墩山社區籌備組,來了以后才發現社區工作和我想象中的一點都不一樣。”許麗說,來的時候剛好趕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繁重的工作讓她第一次體會到社區工作者的不易,這也讓她養成了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
善于與老百姓交流的她,也有為難的事。“我有兩個女兒,一個7歲、一個13歲,正是需要陪伴的年紀,她們的爸爸在派出所工作,我又要天天加班,總是沒辦法陪她們。”許麗說。
“我對工作沒有怨言,但我對孩子是有虧欠的,她們現在都說媽媽是騙子。”回憶起這些,許麗的眼眶泛了紅,淚水止不住從眼眶滑落。她抬起手,擦去眼淚,“可我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要負起責任,我得對這些居民負責。”
辛勤的付出被居民們看在眼里,越來越多的居民向這位傾情付出的網格員表達謝意。“居民對我的肯定給了我莫大鼓舞,我也希望保護好大家的安全,早日戰勝疫情,早日回家陪陪家人。”許麗說。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張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