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山大會戰,是馬鞍山發展史上一幅濃墨重彩的歷史畫卷。盡管它已經在歲月的長河中塵封多年,但當我們重新打開記憶的閘門,這幅畫卷依然光彩奪目。
大道致遠,行者無疆。
上世紀70年代,城市的開拓者們以天作被、地作床,用鐵錘、鋼釬、十字鎬這些最簡單的勞動工具,齊心協力打下了礦山生產的堅實根基,也鋪就了這座英雄鋼城的底色。
近半世紀后的今天,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推動制造業三年倍增、續寫工業城市輝煌的使命落在了我們肩頭,全市人民再一次團結一心為了共同的目標攜手奮進。
不忘初心 凝心聚力共前行
在大會戰號召下,上至市委書記,下至普通職工、市民,匯聚凹山,把會戰的旗幟高高舉起。在那段崢嶸歲月中,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人生;每一個故事,都是一種精神。
1977年1月9日,僅能容納一百多人的南山服務公司三樓會議室熙熙攘攘,會場氣氛熱烈,中共馬鞍山市委常委擴大會和馬鋼公司黨委會合二為一同時在一個基層單位召開,這在馬鞍山歷史上絕對是空前絕后的。
緊接著全市一百多個單位參加的會戰凹山誓師動員大會如期召開,會場上紅旗迎風招展,采掘設備整裝待發,馬鞍山的愿景、凹山的藍圖,像一面面戰鼓催人奮進。
“‘全市人民總動員,千軍萬馬戰凹山,年半拿下五百萬,定叫馬鋼快翻番’,這是當時在凹山提出的口號,也是當時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的真實寫照,那真是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大會戰、攻堅戰!”馬鋼礦業南山礦生產技術部副部長揣新告訴記者,當時轟轟烈烈的“凹山大會戰”,全市上下聞令而動,十里采場成為全市人民一展身手的“戰場”。市五金公司的書記、主任帶領各大組的負責同志到凹山前線請戰,表示會戰需要什么,他們就支持什么;向山飲服部門也把飲服攤點擺到了施工現場;各個學校也組織學生來到凹山開展義務勞動……
細微之處見精神,全市30萬人民勠力同心戰凹山的熱情,在那個特別寒冷的季節里顯得格外溫暖。
據揣新介紹,凹山大會戰共實施完工了近、遠期12個大項目,其后又幾經擴產,使南山達到年產600萬噸,并連續16年保持著年產600萬噸高產規模,成為名副其實的“馬鋼糧倉”,創造了國內凹陷露天采場最小空間開采出最大礦石產量和獨一無二的由山坡向凹陷開采礦石產量不減反增的全國奇跡。南山礦一躍成為集采、運、選于一體的特大型黑色冶金露天礦山,躋身全國八大冶金礦山之列,位居華東地區之首。
一段激情燃燒的光輝歲月,一幅勠力同心的歷史長軸。凹山大會戰在全市人民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打開了500萬噸生產能力的空間,同時也打開了屬于馬鞍山的一個嶄新時代。
共擔使命 繼往開來譜新篇
時間的年輪邁入新時代,流年似水,老一輩奮斗者的身影雖已漸行漸遠,當年回蕩在礦山間的夯歌也已若隱若現。但凹山大會戰中凝聚起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不會磨滅,激勵著一代代馬鞍山人在奮斗開拓的大道上風雨兼程、高歌猛進。
曾經的功勛采場,托起了馬鞍山市的崛起,而今,它也帶著“大會戰”的精神傳承再出發,踏上了生態治理、綠色發展的新征程,實現了傳奇性的華麗轉身。
近年來,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凹山采場所在的向山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將向山地區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發展作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新發展定位、創建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示范區的“一號工程”,全力打好新時代“向山大會戰”。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2017年6月5日,隨著凹山采場的最后一炮“絕響”,持續開采了整整一百年的凹山采場,結束了它作為鐵礦石生產基地的歷史使命,交出了累計采出礦石2.1億噸的“成績單”。然而如今深度達海拔-210米的凹山坑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礦坑邊坡也被植被覆蓋,凹山采場再一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迎來了新時代的華麗轉身,重獲新生。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雨山區向山地區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發展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張楊說:“馬鞍山市與馬鋼一直堅定不移地樹牢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意識,彰顯市企一家的‘老鐵’情誼,攜手并進、高效協同,共同加快向山地區綜合治理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礦山環境問題整改,按照‘生態修復+’的思路,大力弘揚‘凹山大會戰’精神,再做親密無間的好戰友,打好新時代‘向山大會戰’。”
據了解,目前向山地區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發展圍繞生態環境修復、土地整理開發、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提升、產業導入升級五大方面,政企通力合作,統籌實施十大工程,共計44個子項目,總投資101.2億元。其中向山地區EOD項目共實施九大工程39個子項目,總投資82.65億元;馬鋼礦業資源集團實施綠色礦山提升工程,共計5個子項目,總投資18.55億元。
記者 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