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進一步優化配置城市空間、綜合環境、城市功能以及土地資源,有效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質,從而更好地打造高顏值的馬鞍山形象。”12月26日,市政協委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科科長李珊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對即將召開的2022年市“兩會”,李珊珊充滿期待。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等,城市更新工作從未止步。從昔日的“臟亂差”到如今的“美如畫”,薛家洼等地的“蝶變 ”讓人驚嘆,越來越多的市民樂享宜居、便捷、綠色和充滿活力的城市環境。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應因地制宜。”李珊珊表示,如何打造馬鞍山特色,既體現江南傳統工業城市的淳樸與敦厚,又體現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智能與科技,這就需要在城市風貌上做好文章。
李珊珊認為,要開展城市景觀風貌專項規劃研究,以城市風貌特色和總體結構設計為統領,細化研究山水格局延續、視覺走廊與城市天際線眺望、建筑色彩、城市夜景、觀光路線研究等專題,加強管控、樹立示范,展現馬鞍山特色;要用足再開發政策、做好低效用地盤活工作,對已形成規模的低效和工業廠房再開發利用,還應建立政府主導、市場推進以及公眾參與的多元主體合作再開發模式,鼓勵原土地權利人參與改造,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和創新融資方式等辦法,建立多方協同的利益平衡機制。
“城市更新工作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從城市發展戰略目標和市民關心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加強規劃引領和制度保障,一定能將馬鞍山建設得更加美麗!”李珊珊表示。
記者 任德玲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監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