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堅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格局新的共進安徽。全省上下要繼續念好協調發展這個制勝要訣,努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新的更大優化。
要優化“一圈五區”發展格局,引導各區域鼓干勁、爭上游、創一流。推進合肥都市圈提質升級,提升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能級,推進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高品質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協作建設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著力推動皖北振興,堅持“四化同步”發展,落實國家支持政策,健全皖北市縣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機制,激活區域發展內生動力;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全面開展與滬蘇浙城市間結對幫扶,提高與滬蘇浙共建合作園區發展水平,深化南北結對共建,實現皖北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三年倍增。
要堅定不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推動安徽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大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實施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培育行動,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發展鄉村旅游康養、鄉土特色產業。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接續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動”,用“繡花”功夫建設美麗鄉村。持續建設“四好農村路”,推進水電路氣網物流等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開展數字鄉村建設試點,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傾斜。
要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智慧城市、海綿城市。著力推進中小城市建設,加強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檔升級縣城公共服務設施,建成一批經濟強鎮,規范健康發展特色小鎮;支持縣域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制造強縣、農業強縣、商貿強縣、文旅強縣;建立爭先進位、創新創優激勵機制,推動更多縣(市)躋身全國百強縣、更多區躋身全國百強區。
要堅定不移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實施文明創建工程,推進全域文明建設。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推進垃圾分類、文明出行、制止餐飲浪費等工作。拓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渠道,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等事業,深化國有文藝院團等改革,做強做實文化惠民工程,推進省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皖字號”文化產業主力軍,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業態、消費模式,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