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10月26日消息(記者張宣劍)“這些年來,全省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總量保持在80%以上,其中民生工程省級以上財政投入7216億元、占比78.7%?!卑不帐∝斦d廳長谷劍鋒說。
同時,安徽省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加大對下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財政資金向皖北地區、大別山區等財力困難地區傾斜,增強基層統籌財力?;久裆哪芰?。
合肥市瑤海區汪塘新村老舊小區整治施工現場。
著眼于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緊迫的現實利益問題,精準推進民生工作,持續實施民生工程。經過多年努力,民生工程成為安徽省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品牌,成為美好安徽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促進各項民生事業取得明顯成效。
截至2020年,在“幼有所育”方面,安徽持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園項目2570個,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達85.3%,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4.9%,農村實現“一鎮一園”目標。
在“學有所教”方面,安徽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6%,全省105個縣(市、區)全部通過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均衡發展國家認定,高中階段毛入學率保持在92%,教育指標總體進入全國中上、中部前列。
在“勞有所得”方面,安徽全省城鎮新增就業339萬人,年均增長67.8萬人,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9442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620元。
在“病有所醫”方面,安徽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達74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綜合報銷比例超過7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到65.5%,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在“老有所養”方面,安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實施,基金實現省級統收統支,養老機構床位達38.3萬張,城市養老服務三級中心覆蓋率達到73%,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達105元。
在“住有所居”方面,安徽公租房實物配租90.59萬套,發放租賃補貼21.14萬戶,棚戶區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完成,全面改造提升老舊小區,完成危房改造47萬戶,完成量居全國第四,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第一。
在“弱有所扶”方面,安徽省城市、農村低保標準640元/月,農村低保保障水平居全國第八、中部第一,散居和集中供養孤兒月保障標準分別不低于1050元和1450元,困難殘疾人生活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惠及382萬人。
在農村基礎設施方面,安徽省新改建農村公路超過12萬公里,完成量居全國第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自來水普及率達89%,完成180萬戶以上農村戶廁改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以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安徽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方法,化解財政困難,補齊民生短板,從緩解“三難”、到推進“五有”、再到聚焦“七有”,從2007年12項、到2008年18項、2009年28項、再到2010年起每年33項,安徽省省財政投入9168億元,累計實施80個項目(“十三五”時期投入5260億元,累計實施54項),為推進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夯實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