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次黨代會擘畫了馬鞍山打造長三角‘白菜心’的宏偉藍圖,尤其是將打造生態優的‘白菜心’擺在首要位置,提出未來五年全市生態環境指標位居長三角城市前列,生態環保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對此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堅定扛起責任,牢記囑托,激發奮進之志,對標對表爭創一流業績。”10月14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凌晨接受采訪時表示,市生態環境局將堅持把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落實的強大動力,敢于擔當、善作善成,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攻堅戰,全面提升我市生態環境質量。
以提高環境質量為出發點,全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劉凌晨介紹,市生態環境局將全力以赴穩步改善空氣質量,研究制定碳達峰實施意見,深入開展VOCs綜合治理,扎實推進寶武馬鋼超低排放改造。持續提升水生態環境,強化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目標管理,全面實行“一斷面一方案”,加強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探索開展化工園區“污水零直排”,確保國省控、水源地穩定達標。強化土壤污染防治,深化污染地塊環境管理,建立健全固體廢物污染防控長效機制。加快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協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環保模范城、無廢城市和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范區“三城一區”同創工作,力爭“十四五”末各項生態環境指標達到“杭嘉湖”平均水平,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以突出問題整改為切入點,全力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市生態環境局將始終堅持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擺在首要位置,建立“1+1+N”問題清單,通過問題整改見底清零,消除環境難點頑疾。協同推進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借助EOD模式試點機遇,實施十大工程,通過污染治理、產業升級和環境提升,著力打造“兩山”理念的馬鞍山樣板。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安全屏障,深入推進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整治,嚴格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加快鋼鐵、鑄造、化工等重點行業領域綠色化改造,著力實現減排降碳目標任務。
以創新監管方式為支撐點,全力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市生態環境局將深化“環保管家”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引入環境醫院、環境體檢中心、專家志愿服務等,通過服務模式創新全方位提升縣區(園區)和企業環境管理水平。全力推進“智慧環保”建設,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的集成運用,建立覆蓋全市大氣、水質、土壤、固廢、污染源等多源綜合數據庫,掃清監管盲區,實現精準治污。構建網格化監督體系,大力推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度,充分利用城鄉社會治理網格,有效構建環境監督“四長三員”總體格局,著力打通基層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最后一公里”。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