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啟動全國第二批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工作,并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更新版)》,要求建立中小學生視力定期篩查制度,開展視力不良檢查,篩查頻率每學年不少于2次。
指南明確,對于托幼機構、中小學校兒童青少年視力篩查工作,篩查單位應當在篩查結束1個月內,按照篩查技術流程圖反饋篩查結果,并提出精準預防近視指導或轉診建議。應當特別重視對近視兒童青少年的信息反饋和用眼衛生的指導。
指南強調,要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及時分析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狀況,早期篩查出近視及其他屈光不正,動態觀察兒童青少年不同時期屈光狀態發展變化,早期發現近視的傾向或趨勢,制定干預措施,努力減少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此外,指南結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戶外活動干預研究和真實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明確提出每天保證日間戶外活動120分鐘,分別落實在校內和校外,充分發揮課間10分鐘、上下午各增加30分鐘大課間、結伴同行上學(“健康校車”)等模式在近視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劉玉倩 審核:戎小平 監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