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推進“中小企業安全培訓”援助工程,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中小企業進行免費“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活動。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各縣區、開發園區應急機構,共計開展462期,行業涉及危險物品、非煤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工礦商貿、民爆等多種行業,培訓人數近3萬人。2021年“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被市政府確立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
“送教上門”強本領 共排隱患護安全
“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活動主要是為企業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及員工宣講習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規知識,落實責任、防控風險、整治隱患等安全生產重點工作及安全知識,對進一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市應急管理局不斷創新培訓形式,將“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和開展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相融合,讓習近平法治思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市應急管理局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對“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安全宣傳“五進”活動進行統一安排和周密部署。成立“鑄安”志愿服務隊,組建講師團,深入企業、社區、家庭、學校、農村等,大力開展“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安全宣傳“五進”活動。2020年,全市開展“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安全宣傳進企業活動115場,參與13100余人,開展進農村活動45場,參與9760余人,開展進社區活動55場,參與1450余人;開展進學校活動83場,參與13800余人,開展進家庭活動240余場,參與1800余人。
深化宣傳抓成效 營造濃厚安全氛圍
市應急管理局圍繞“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五進”活動,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積極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取得良好的社會成效。
2021年,市應急管理局繼續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中小企業安全培訓援助”工程,組織講師團,聯合各縣區、開發園區應急機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50余期“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共83家企業、5所學校、3個社區3200余人參加了培訓。行業涉及危險物品、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工礦商貿等多種行業。
利用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村文化活動站、廣播等,開展經常性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加強“送教上門”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服務、安全生產宣教進農村,提升廣大農民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支撐和保障。市應急管理局到含山縣林頭鎮組織開展扶貧主題行安全生產宣講,組織黨員志愿者到和縣功橋鎮新塘村開展“送健康扶貧”和安全宣傳進農村志愿服務活動等。
在城區主要社區、住宅小區單元門樓設置安全生產宣傳欄、櫥窗,通過樓宇電視、戶外顯示屏等經常性播放安全常識和安全提示。從社區居委會選用熟悉社區和居民狀況的人員擔任專兼職安全宣傳員,組織安全宣教志愿者隊伍,自編自導自演文藝作品,在社區進行演出。今年安全生產月期間,各地區發動街道、社區組織各類安全文藝演出20多場次,組織開展火災、地震等各類安全應急演練40多次。利用演出和演練時機,向社區居民發放《社區安全知識手冊》5000多冊。在慈湖慈馨社區推動建設安全宣教體驗室,組織居民參加綜合性、體驗性培訓以及警示教育等。
通過各載體下屬社區、村采取入戶的形式,到群眾家中進行宣傳,向居民普及高樓火災、交通意外、地震等應急安全逃生技能。同時,社區干部、網格員利用居民網格QQ群、微信群等網絡宣傳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法律法規相關知識。雨山區應急管理局在雨山街道半山花園社區上門入戶給居民發放安全手冊和安全宣傳紀念品,安排專家對用電和用氣情況進行檢查。
馬鞍山市應急管理局還聯合安徽交通廣播臺舉辦“安全生產月”線上公眾開放日安全法律法規宣傳“進校園”宣講直播活動。直播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專題宣講、消防器材使用演示、贈送安全手冊等形式,圍繞疫情防控、暑期安全、家庭安全、消防應急演練及自然災害預防指示普及等方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性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宣傳活動。
市應急管理局還通過創新宣傳手段,豐富宣傳平臺等形式,確保“送教上門”和“五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一是通過媒體廣泛報道宣傳,形成聲勢,同時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面普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消防安全常識、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等安全生產知識。開展警示教育,強化安全意識。二是在開展各類宣講活動中,利用宣講機會,組織安委會成員單位負責人、各大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集中觀看相關專題片。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警示教育500余場次,受教育群體達31580人次。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秦寧 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