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莊村、共謀劃,一點不比城市差。愛國家、愛集體,村規民約記心里。同發展、齊振奮,幸福生活一塊奔。村愛民、民愛村,一起建設新農村……”步入向山鎮南莊村,入村處一行行清晰的《村規民約》映入眼簾,十分醒目。
為了促進文明新風家喻戶曉、深入人心,2019年,向山鎮南莊村積極修訂“村規民約”,以愛國愛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掃黑除惡、學習民法典等內容為重點,結合農村社會治理中存在的難題,有針對性地將抵制高價彩禮、拒絕婚喪浪費等內容列入村規民約,全面提升全村群眾文明素養。
修訂過程中,南莊村充分征求了村民的意見建議,村“兩委”在村黨群服務中心、人員密集區、村中重要路口等處張貼公告,宣傳修訂村規民約的意義,號召村民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意見建議,引導群眾自覺踐行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當時,征集到的有效意見建議達到了20條以上。在引導和規范村民依法依規照章辦事、推進村民有序自治、倡導文明新風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回憶起修訂之初,南莊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強高興地說。
“現在大家對村規民約都很熟悉,像‘垃圾污水不亂棄’‘馬路不倒砂石料’等內容,更是銘記于心。”村規民約剛修訂的時候,有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直讓村民王能全記憶深刻。“有一次,我將生活垃圾隨意丟在了村邊用來灌溉農田的蓄水溝里,正好被路過的村民王立華看到。”
“按照咱們的村規民約,應當將垃圾扔在垃圾桶里并進行分類。你將這些東西扔進蓄水溝,極容易引起蓄水溝堵塞,影響農田灌溉。”王立華立即上前制止。回憶起這一幕,王能全至今仍很不好意思:“多虧當時立華的提醒,讓我立即改正錯誤,也能在今后時時刻刻都注意文明行為。”
“一約”落地益百姓,“約”出鄉村文明風。南莊村的場景只是向山鎮《村規民約》“約”出文明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向山鎮積極實施開展村規民約修訂(制訂)工作,圍繞“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主題,廣泛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制定完善的村規民約,確保村規民約真正成為村民共同認可和遵守的行為規范,讓村規民約真正走進村民心里。
向陽村制定了朗朗上口的“三字篇”、石馬村新編了喜聞樂見的“三字經”、落星村制定了形式新穎的“七字言”……在向山鎮下轄的七個行政村內,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因地制宜、應運而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進去,既結合各村實際又便于理解記憶,激發了廣大村民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為涵養文明鄉風,向山鎮各村還主動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設立移風易俗公示欄,將移風易俗納入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院落評選活動,引導農民群眾弘揚節儉美德、科學理性消費。同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村入戶行動,辦好鄰里文化節,推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系列評選活動,引導村民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在全社會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目前,向山鎮已做到村規民約全覆蓋,實現移風易俗經常化、婚喪事務規范化、民間習俗文明化、文化活動常態化。”向山鎮文明辦主任汪軍介紹,下一步,該鎮還將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文化墻,大力宣傳本地“馬鞍山好人”,通過身邊的榜樣引領,弘揚新時代的好鄉風。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