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雨山經開區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當前正在推進的各項工作緊密結合,深化“吹哨報到”“接訴即辦”等機制作用,選派40多名黨員干部擔當“紅色代辦員”,圍繞“四送一服”、政策兌現、項目建設、行政審批、土地規劃等經濟中心工作,將促發展、送服務、惠民生等成果作為衡量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企業歡迎、群眾擁護的實際行動。
政策扶持,企業發展有底氣
5月24日上午,雨山經開區3位“紅色代辦員”來到馬鞍山新康達磁業有限公司,送服務上門,幫助企業申報政策扶持。“當我們得知申報消息,就咨詢了園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上門為我們解答疑惑,不到一天時間,申報所需的各項材料就準備齊全了。”新康達黃海峰主任說。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園區進一步優化服務企業實際舉措,為每一家政策申報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建立企業政策申報工作群,及時將省市政策申報項目發送至群內,通過主動對接、企業自主申報,第一時間入企上門指導,詳細講解政策依據、申報過程、相關指標,解答項目申報當中的難點,指導企業填寫項目申報表,實現企業從申報、審核、上交、批復全程工作閉環,申報一次性通過。截至目前,園區共幫助50多家企業,申報政策扶持百余次。
搭建平臺,創新研發有活力
“今年,我們進一步加強與院士專家合作,同四所研究院、三所高校搭建‘產學研’平臺,計劃開發25款新產品,實現潤滑油高端產品國產化的目標。”金雪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徐芹龍說。
園區根據本地產業實際需求,充分發揮政府服務與引導作用,加快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不斷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促進校企“聯姻”,鼓勵和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突出成果應用,幫助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同時,搭建人才服務、政銀企合作等平臺,擴大企業融資渠道,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目前,園區已成立安工大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權發明專利15項、召開政銀擔企融資對接會4場、幫助申報“龍馬工程”人才4人,3家企業先后入選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家企業團隊成功入選省“115創新團隊”、省特支計劃等高端人才庫。
設施提升,營商環境有飛躍
5月24日上午,位于長三角一體化向山鎮產業集聚區內的黃山路提升改造施工現場,工程車輛穿梭,機械轟鳴,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躍然眼前。項目施工方正在搶抓施工黃金期,向著年底竣工通行的目標全力沖刺。
向山鎮黃山路現有道路西起圍烏路,東至313省道,總長約3708米,大致呈東西走向,路寬只有10米,屬于城市次干路人車混合道。該段道路長期通行大型礦車,車流量大,導致路面及結構層破損嚴重,難以滿足向山鎮居民通行和企業建設需求。
為貫徹落實全市“項目攻堅年”建設要求,園區把黃山路提升改造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書記工程”,在抓項目建設的同時,加緊配套完善周邊基礎設施,制定項目施工進度表,組織專班調度,全力擴寬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據介紹,道路通行后,將極大改善沿線區域路網結構,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出行需求。同時,還能夠優化相關區域交通組織狀況,帶動沿線區域資源的開發,優化沿線區域投資環境,保障招商項目及時落地建設。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車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