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上云卷云舒,望江水奔流浩蕩,看城市綠意盎然。
這個清明假期,游薛家洼生態園,可領略“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東岸江景;覽石臼湖濕地生態長廊,可賞“漠漠水田飛白鷺”的百鳥歸巢景觀。行走在江淮大地上,馬鞍山猶如一顆江畔明珠,這里天朗氣清,綠水潺潺,青山環繞。
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環保督察為契機,刀刃向內動真格,精準治污促整改,匯聚出最強大的“綠色合力”,交出一張滿意的生態答卷。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綠色畫卷的背后是馬鞍山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鏗鏘步伐。
153家非法碼頭散落長江干支流、704家“散亂污”企業遍布長江岸線、35條黑臭水體交錯市域范圍……過去,“先有礦后有市、先生產后生活”的發展模式,導致馬鞍山經濟結構偏重,長江生態頻亮紅燈。
面對嚴峻的形勢,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堅持問題導向,借助環保督察的東風,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流域治理、精準治理”,全力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刀刃向內,動真碰硬。在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的過程中,馬鞍山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社會參與責任,堅持實行市級領導包保重點環境問題整改。
非法碼頭和船舶修造企業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清廢”行動、入江河流和排口治理、漁民上岸工程、大氣污染防治、工業園區排查、加強執法監管、創新服務方式……一項項舉措齊頭并進,全面壓實整改責任。
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
非法碼頭拆除了、污水直排封堵了、“散亂污”企業整治了、固廢堆場不見了,一批影響多年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以解決,更多優質發展空間得以釋放。多年“近水不親水、臨江不擁江”的尷尬消匿無蹤,寶貴的長江岸線才得以重塑新顏。
一組組數字見證治理成效:
——2020年,我市共收獲323個優良天;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8.3%;空氣質量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2020年,長江馬鞍山段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Ⅴ類、水質優良率達100%,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
——2020年,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100%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務,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100%。
一江兩岸,生態蝶變。
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全市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2018、2019年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考核第一名。2019年全市環境投訴量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2020年環境信訪投訴和群眾來訪較上年分別下降29.8%和57.29%。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