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遇上“環保管家”,雙方會產生何種“化學反應”?
3月28日,記者跟隨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環保管家”團隊走上寶武馬鋼特鋼公司電爐旁的八米平臺,不同于一般鋼鐵廠迎面而來的刺鼻氣味,在這機器轟鳴之下沒有感到任何不適。不遠處,工人們正在現場緊張有序地作業。
“良好的作業環境得益于馬鋼正在加速推進的超低排放改造,也多虧了項目推進過程中‘環保管家’給我們的技術指導。”特鋼公司設備管理部動力環保主任朱先兵介紹,公司已投資逾2300萬元實施除塵系統優化提標改造項目。目前,主體工程已全部施工完成,正在提標升級的3號除塵系統也將于下個月全面完工。
改造項目加速實施,環保管家跟進“問診”。
除塵系統吸風口設計是否合理?現場是否存在無組織廢氣排放?工業廢水是否經過處理后排放?危廢暫存點建設是否規范?……每到一處,“環保管家”都詳細查看現場生產設施、詢問環保措施落實情況,通過“望聞問切”迅速為項目“把脈問診”“開出處方”。
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鋼鐵企業會將產生的廢氣通過環保設施處理后,經過煙囪向大氣進行有組織達標排放,同時還會存在一些無組織排放。所謂煙氣無組織排放就是不經過煙囪的無規則排放,通俗而言,就是煙氣的“跑冒滴漏”,雖然單個源排放量小,但由于排放源數量多,其整體排放量同樣不容忽視。
“環保管家”成員胡曉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年產量500萬噸的鋼鐵企業,其無組織排放量可高達5000噸/年?!凹毠澩菀妆缓鲆?,不以問題小而姑息,不以點源眾而放任,才能真正解決無組織排放問題。”
“深入現場方能‘對癥下藥’。在點位實地勘察后,我們都會出具一份‘體檢報告’,指出類似于無組織排放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問題,再針對排查出的問題提供技術上的指導,助力企業項目改造升級、實現精準治污?!焙鷷悦嫡f。
調查寶武馬鋼環境現狀、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核實超低排放改造進展等重點任務、組織環保法規政策和技術業務培訓……從最初的“盲摸”到現在的“如數家珍”,盡管入駐寶武馬鋼不到半年,“環保管家”團隊的足跡幾乎遍布寶武馬鋼各個生產單元。
在寶武馬鋼“環保管家”工作站,指著手機上的“馬鋼定制版生態地圖”,胡曉玫高興地說:“這是我們團隊根據排污許可證等資料,結合無人機航拍等,繪制的寶武馬鋼全廠地圖,其中詳細地標注了每一處廢氣、廢水的排放口。這將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徐丹丹 王華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