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鄭芳和丈夫提著飼料走進雞舍,成群的雞撲棱著翅膀圍攏過來。添飼料、打掃雞舍、撿拾雞蛋……這些工作,鄭芳是一氣呵成。“怎么說,我也是養雞老手了。”她打趣道。
2015年,原本做銷售的鄭芳和丈夫在當涂縣姑孰鎮包下了50多畝地,開始養殖家禽。“那時候,沒有經驗,干起來遇到問題很是著急。”鄭芳說。這時,姑孰鎮農技專家上門推廣養殖技術,讓她欣喜萬分。之后,在市、縣、鎮三級農業部門的組織下,鄭芳每年都會參加一到兩次技術培訓。她努力學習養殖技術,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幾年下來,她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今年全年預計可出欄家禽達6萬只。
據姑孰鎮農業服務中心指導員、農藝師張端虎表示,該鎮目前上規模的家禽養殖戶有30多戶,都是經過學習培訓的新型職業農民,“他們不僅掌握很多養殖技術,還能在不斷交流實踐中相互促進,從而帶動了全鎮禽類養殖產業的發展。”
如何才能培育一批懂技術、懂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扎實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這項民生工程,細化梳理了精品果蔬、優質糧油、特色水產等5大類23個主導產業類別,聯系發展了50余家實訓基地,針對申請培育人員的創業計劃和產業發展需求,重點在大中專畢業生、女性農民、返鄉創業人員和退伍軍人中遴選培育對象,加強技術培訓。
“我們針對主導產業類別,分別組建了市級專家顧問團隊,實施‘點單式’服務。”市農業農村局科教科負責人陳磊表示,“點單式”培訓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水產養殖、生態農業、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機等領域,進一步改善專業領域結構、提升教學質量、加強指導幫助。截至目前,我市已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0期,培訓農民1000余人。
記者 鄧婷婷
[編輯:
吳曲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