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
中共安徽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
在合肥舉行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安徽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個《建議》是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安徽發展的行動指南。
小編帶你一分鐘讀懂
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主要精神
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安徽綜合實力躍升最明顯、轉型發展成效最突出、人民生活改善最顯著的時期之一,經濟實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實現歷史性進步。
2
“十四五”時期,安徽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面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疊加效應集中釋放、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重構、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持續彰顯的新機遇,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3
今后五年要努力塑造科技創新策源新優勢、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譜寫全面綠色轉型新篇章,構筑高水平改革開放新高地、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堅定地朝著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進軍。
——經濟實力實現新的更大躍升。經濟總量躋身全國第一方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全國差距進一步縮小。
——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新的更大作為。
——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的更大增強。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新的更大進展。
——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新的更大優化。
——改革開放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的更大提高。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的更大進步。
——民生福祉實現新的更大增進。
——治理效能實現新的更大提升。
4
到二〇三五年,我省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較二〇二〇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5
“十四五”時期,安徽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
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安徽擔當;
全面深化改革,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安徽樣板;
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動“一圈五區”協調發展;
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同打造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和時代特征的創新型文化強省;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
出品 | 安徽日報習習皖風工作室
策劃 | 吳林紅
攝影 | 徐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