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早上6點,濮塘鎮鳳山村監委會成員、黨總支網格組組長謝進準時抵達鳳陸路上的防疫卡點。這處卡點是進村的唯一通道,算起來,他已經在這條鄉村道路上駐守了整整37天。
57歲的謝進在村監委會工作多年,掌管著鳳山村的“錢袋子”,工作中一直都鐵面無私。鳳陸路直通南京江寧區,在疫情防控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疫情發生后,鎮上下了死命令對鎮界、村界實行嚴格管控,嚴禁人員流動造成疫情蔓延。防疫卡點設立當天他就“上崗”了。
棉襖、帽子、喇叭,從此成了謝進的生活標配。剛開始的半個月,他每天勸返的車輛達數百輛。經常有群眾堅持要闖,把車橫在欄桿前冷言冷語,“你怎么這么較真!”“困難面前,非常時期,有人沖在前面,我們后方就不能添亂,這樣大家才能平平安安!”一次次沖突被化解,謝進總是能把道理說得人心服口服。
“鐵面”背后也有柔情。濮塘村一名婦女要來給村里85歲的老母親送菜和水果被攔在卡點急得直跺腳。謝進得知立即說:“閨女交給我,我給你送。”從那以后,他隔三岔五換班后就要去老人家里噓寒問暖、跑腿辦事。
摸排登記、測量體溫、搬運物資、登記車輛、防疫宣傳……謝進從早忙到晚,換了班還心心念念值守安全,半夜經常來卡點看情況、搭把手。晚上10點、12點、凌晨2點……這條窄窄的鄉村道路上無數次印下他的腳步。老伴心疼地埋怨,這么冷的天白天值守,夜里就別去巡邏了,他認真地說,“我是共產黨員,黨和政府需要我的時候,我就要出十分力氣,我要把這個崗一直站到勝利的那一天。”
短評
守住家門口這道防線
“風里有你,雨里有你。仔細盤查、認真登記。不認人情,只講道理。踐行使命,堅守陣地……”這首群眾自發創造的小詩,歌頌的正是像謝進一樣,千千萬萬個堅守防疫卡點的黨員干部。
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就是一面面流動著、飄揚著的黨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增添著勝利的砝碼,他們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正是因為有他們守住家門口這道防線,我們才能感到安心、放心。24小時嚴陣以待的“鐵哨兵”們,守護的不僅是一城百姓的健康,更是黎明曙光到來時,戰勝疫情的信心。
記者 季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