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轉型,是資源型城市發展的急迫考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我市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強化源頭減量、嚴格過程控制、優化末端治理,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構建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

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
兩臺滿載礦石的無人駕駛礦車從南山礦和尚橋采場深處盤旋而上,在卸料點自動卸料后,又調頭駛下采場,裝料、運輸、卸料全程無需人工操作。
在采場歡快奔跑的無人駕駛礦車、5G智慧巡檢機器人“上崗”運行,是南山礦智能工廠超融合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生動縮影。
“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在帶動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的同時,開辟了傳統工業技術升級換代新路徑,加速人、機、物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產方式落地普及,成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市深入落實國家、省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有關決策部署,堅持把智能化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建立頂格推進機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設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15個,其中,納入國家級試點示范項目4個,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11個。同時,大力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對工藝流程和設備進行綠色低碳升級改造。
智能化升級實現新發展
“今年,我們公司成功獲得了省級智能工廠稱號!”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員工李耀錚指著桌上的一張照片說,去年,公司與賽迪研究院簽訂智能制造診斷協議,十一位專家為企業量身定制具體、科學、可行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公司也通過“智改數轉”更上一層樓。
“有賴于智能制造診斷建議方案,公司持續推動智能制造升級結出碩果,2021年銷售額增長77%,預計2022年公司銷售額將歷史性突破30億元的目標。”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先德欣喜地告訴記者。

這個故事只是一個縮影。“智改數轉”,主體在企業,關鍵是激發企業“改轉”的意愿。為加大示范帶動作用,我市積極開展智能制造標桿認定,打造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對獲得標桿示范認定的企業,按照設備投入的15%給予獎補。2021年共獎勵標桿示范企業8100余萬元。
“推進智能制造診斷是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之舉。”市經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智能制造診斷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國內優質智能制造服務商,依托其優勢資源及專業能力,結合企業智能化現狀,分行業、分類型、分層次開展智能制造線下診斷,出具診斷報告,初步解決企業智能化改造難題。

據悉, 今年以來,我市明確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遴選優質服務商,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按照工廠級、車間級、生產線級三個層次,開展智能化改造“一對一”入戶診斷服務。2022年計劃完成450家規上工業企業診斷工作。同時,我市培育示范標桿,出臺《馬鞍山市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建設指南》,首批認定馬鋼股份等4家企業為市級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獎補金額達8000萬元,其中馬鋼股份被認定為特殊貢獻企業。
綠色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走進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節能環保型高溫材料數字化車間,由一系列數字化設備組成的生產線正悄然高效運轉,干凈整潔的車間環境與之前“機器轟鳴、粉塵紛飛”判若云泥。

通過大力推行智能化改造,瑞泰馬鋼不僅實現了運營成本最低化、生產效率最大化和產品品質最優化,更從一家舉步維艱的落后產能企業,蛻變為綠色環保的高端耐材企業,并榮膺“國家級綠色工廠”。
2021年3月1日,我國首部流域綜合治理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市經信局等部門不斷提高思想認識,認真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持續推動長江大保護工作。
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2022年,我市海立精密鑄造、馬鋼礦業資源等6家企業成功入選省級綠色工廠名單,泰爾重工榮獲國家級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稱號。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綠色工廠11家,國家級綠色設計示范企業1家,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17個,省級綠色工廠21家。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作為鑄造大市,在全省率先開展鑄造產能綜合評價,通過設立指標體系、開展綜合評價、強化結果運用,推動全市鑄造行業提質增效,助力實施全市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在全省2021年度產業集群考核中位居第二位。
市經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以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契機,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主攻方向,全面推行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制造業綠色化發展。
(推廣)